為什麼有錢人越來越有錢?窮人卻越來越窮呢?

富爸爸

Robert Kiyosakic在「富爸爸 窮爸爸」一書中分享,如何在富爸爸身上學習金錢的觀念和財富的知識。Robert Kiyosakic的爸爸是一名學校老師,擁有一個人們羨慕的博士學位和很高的薪水,但是一生卻老是為了債務和金錢的事在煩惱。可是他的朋友麥克的爸爸是一位企業家,雖然他連高中都沒有畢業,但是卻是夏威夷很有錢的人。

書中的三個重點,
分別為:不為金錢而工作、搞懂財商、創造財富機會

第一:不為金錢而工作

大多數的人,免強自己待在沒有前景或是不喜歡的工作下拼命的工作,因為他們需要薪水繳錢、過生活,每天深怕一不小心就被裁員,失去薪水而繳不出滿山滿谷的帳單。

或是有些人在工作中賺到更多的金錢時,第一個時間是將金錢拿去消費,來讓自己得到短暫的快樂滿足感。因為覺得賺到更多的錢,就必須要買一輛更好的車、一個更好的包包…等等來犒賞自己。

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高薪的”有錢人”,都只是表面看起來很有錢卻活得很辛苦的原因,因為他們變成”為錢工作的奴隸”。每天都在賺錢、花錢、沒錢、被各式各樣的帳單追著跑的迴圈裡,無止盡的環繞下去。

Robert Kiyosaki書中提到,他九歲時與麥克在富爸爸身邊學習如何致富。富爸爸讓Robert Kiyosaki和麥克體驗工作的生活,提供他們每小時10美分的薪水來替富爸爸工作。

但是這樣工作一陣子之後,他們覺得這樣的工作方式是無法致富。

於是,他們收集了一些漫畫書後,便開起了小小的漫畫圖書館,用租借的方式給其他小朋友觀看,並且從中收取每小時5美分。最後,還雇用麥克的妹妹來管理這個漫畫圖書館。

這個時候,Robert Kiyosaki和麥克就體會到什麼叫做”讓金錢為你工作“。

就是一個,就算沒有你在場的情況下,還能賺錢的事業。

學習永遠比金錢有價值。

Robert Kiyosaki鼓勵我們不要為了只是為了三餐溫飽而工作,應該要為了學習而工作。

他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從各種工作中學到各種技能。其中的工作經驗包括:服務員、水泥工、銷售和行銷等等。在他20多歲時,他辭掉在標準石油的高薪工作,加入了Marine Corp學習交易和領導。

2年後再加入Xerox學習銷售。5年後,才開始自己的第一個房地產生意。

也因為所累積的這些技能,而讓他在這個房地產生意取得巨大的成功。

最後,不要因為賺得越多就花得越多,享樂主義會讓我們陷入一直追錢的惡性循環之中,最後變成了金錢的奴隸。而且不要只依賴工作的收入來源,要尋找能替你賺錢的事業模式。

Robert Kiyosaki建議想要致富的人,都應該專注在學習如何管理現金流、系統和人際關係,並且也要增強我們的溝通、銷售和行銷的技巧。因為這些技能都是在任何領域取得成功的基礎。

第二:搞懂財務智商(財商)

從小到大,不管是家庭教育或學校教育,都只是教會我們工作的技能,告訴我們好好用功讀書,將來畢業後找一份好的穩定工作,平常多存錢,少花錢。

但是,卻沒有一堂課或是一個人教會我們,關於財務智商(財商)的任何知識。以至於我們再怎麼賺錢,錢還是不夠,甚至負債。

從Robert Kiyosaki「富爸爸 窮爸爸」書中,第一次知道了”現金流”這個名詞。利用工作賺來的錢,不是先拿去消費犒賞自己,而是購買”資產”來創造”現金流”。

資產:能把錢放進你口袋的東西。
負債:從你口袋掏出錢的東西。

富爸爸

大部分的人都搞混資產和負債,以為自己買進的都是資產,但是,其實是負債。

像是用購買房子為例,若買進的房子需要每個月支付房貸,從口袋掏錢出去,那這個房子就是負債

若買進的房子做為出租,租金扣掉房貸後,還能帶來收入往口袋放錢進去,那這個房子就是資產

這就是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有,因為他們持續購買”資產”,讓資產的收入往口袋放錢。

而窮人總是被錢追著跑,因為他們持續購買以為是”資產”的”負債”,他們都把錢拿去買夢想中的房子、車子、包包,這些都是往口袋掏錢出去的東西,都是負債。

所以,請現在起就降低你的開銷、你的負債,開始來打造你的資產,比如:打造一門生意、投資股票、基金或是帶來收入的房地產,甚至是任何形式的版權或是專利權。

在還沒有支付帳單之前,先支付自己,把錢拿來打造資產。

在書裡面,作者也提供了幾項增長財富的建議:

(1.)90%的生意都會在5年內失敗收場。所以說如果你真的很想很想要,成為一名企業家才來開始自己的生意。不然的話,就先用斜槓創業的方式開始,利用非工作時間來打造你的資產,直到它完全可以替你帶來巨大收入為止。

(2.)只投資你感興趣和明白的項目。就像作者本身最喜歡的項目就是房地產和小生意。對於投資房地產,通常他都會持握一個房產少於七年,就把它賣掉。對於小生意,他則會在一年後把這個生意的股份轉售。

(3.)學會一些公司的法律。替自己註冊一間公司,可以完成很多個人帳戶無法完成的事。比如公司可以享有稅務優勢。你可以先花費在繳稅,但用員工的身份就做不到這一點,一發薪水就自動被政府給課稅了。而開公司卻可以先花費,剩下的錢才會被課稅。只要做點功課,像是旅遊、交通、保險、伙食等等,都可以把它們當作公司的開銷,替自己省下巨額稅務。

最後,我們應該都要學會購買資產而不是負債,來讓金錢流向你,這是就是資產,反之,金錢若遠離你,這就是負債了。降低你的負債、開銷,在還沒有支付帳單之前,先支付自己,先把錢拿來建造資產。

第三部分:創造財富機會

很多人喜歡抱怨自己沒有機會,但他們根本就沒有在持續的尋找或是自己來創造。Robert Kiyosaki就透過了創造機會來使自己致富。

在作者年輕的時候就創造了現金流模擬遊戲,致力發展學校沒有教的財商課程,而從中賺到了千萬美金的收入。同時他也透過投資價值被低估的房產,把它們翻新後再轉售而賺到了巨額紅利。

每一個項目都有風險,但是我們可以利用知識和智慧來降低其中的風險。Robert Kiyosaki也在書中給我們提出了幾個投資的智慧:

(1.)從小開始,在持續擴展。替你的資產撒下種子,有些種子會成長,有些不會。對於那些會長的種子,我們就給它們澆水施肥,讓它們成長得更大,最後成為你的資產基礎。就像是學習騎單車一樣,過程中你無可避免的會跌倒,可能還會受傷。但重要的是,要學會在過程中尋找樂趣,而不要把這些小損失看得太重。

(2.)花時間打磨財商。接觸得越多投資項目,學習得越多,你就會看得越徹底。就會更容易的發現到好的投資機會。這就是為什麼努力工作,而不去冒險會給你帶來極大的機會成本的原因,因為不行動、不冒險,讓你失去了得到財商的機會。

(3.)和對的人做朋友。和懂得賺錢的人交朋友,或加入一些商業交友群體。對的人,願意分享的人都可能是你的貴人。他們會讓你吸收到有價值的資訊,和各種各樣的賺錢機會。

(4.)盡量不做零售投資者。大多數的投資者都是零售投資者,他們都會購買賣方準備好的投資配套。這就像在一個百貨市場裡面購買一部電腦一樣,買貴了。而專業的投資者則喜歡自己組織一個生意模式,就像是自己找零件組裝電腦一樣。這都需要花很多的精力、技能和經驗。但其中的回報也會相對的高很多倍。

(5.)如果你想獲得,你首先需要給予。Robert Kiyosaki相信互利互惠的原則是正確的,我們應該為自己想要的東西付出成本,像是時間、精力和經驗。不要總想一步登天,要求社會給予你財富。如果一個人很富有,這個人肯定就能提供其他人想要的東西。

(6.)忙碌是你無法致富的導因。一直說自己很忙的人通常都是一個懶惰的人,因為”忙碌”其實就是一個讓我們避開難事的藉口。而去除懶惰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焦點放在你想要的東西,比如金錢、自由和成功。

最後,人家說「最大的風險,來自於無知」,每一門事業、投資都會一定的風險,所以我們要提升知識和智慧來降低其中的風險,不要害怕會有損失,為我們的資產撒下種子,成功的項目持續擴展。

除了以上幾點外,書中還有許多珍貴的知識,像是老鼠賽跑、財務自由、被動收入、事業的ESBI象限…等等,是一本很值得看的書。

原來財務自由的概念,有錢人從小就知道了…..

作者簡介_羅勃特‧T‧清崎 (Robert T. Kiyosaki)
出生於夏威夷的第四代日裔美國人。
1982年,他創辦一家國際教育公司,向遍及全球的學員講授商業和投資課程。
1994年,47歲的清崎賣掉自己的公司,實現了財務自由,提早退休。
退休後,清崎出版了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、《富爸爸,有錢有理》、《富爸爸投資指南》、《富爸爸財富執行力》、《富爸爸理財IQ》、《富爸爸商學院》、《富爸爸辭職創業》、《富爸爸第2次致富機會》、《富爸爸,有錢人為什麼越來越有錢?》、《富爸爸,菁英的大騙局》等書。
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已翻譯成51種語言版本,在109個國家銷售。富爸爸系列叢書已經在全球售出超過4,000萬冊,攻佔亞洲、澳洲、南美洲、墨西哥和歐洲等地的暢銷書排行榜。2005年,清崎以前25大頂尖暢銷書作者的身分,名列亞馬遜書店名人堂。